焦慮是最常見的情緒狀態(tài),面對未知的事物,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的產生焦慮情緒,大多數時候,這種焦慮是一種保護性反應,但是一旦焦慮的程度與客觀事件或處境明顯不符,持續(xù)時間又過久時,這種保護性的焦慮就變成了病理性焦慮,符合診斷標準的話,就可以確診為焦慮癥。那么,焦慮癥患者要如何進行自我調節(jié),緩解焦慮狀態(tài):
1.增加自信。自信是治愈神經性焦慮的必要前提。一些對自己沒有自信心的人,對自己完成和應付事物的能力是懷疑的,夸大自己失敗的可能性,從而憂慮、緊張。因此,作為一個神經性焦慮癥的患者,首先要有自信,減少自卑感?;謴妥孕?,也就是最終驅逐焦慮。
2.自我松弛。也就是從緊張情緒中解脫出來。比如:你在精神稍好的情況下,去想象種種可能的危險情景,讓最弱的情景首先出現。并重復出現,你慢慢便會想到任何危險情景或整個過程都不再體驗到焦慮。此時便算終止。
3.自我反省。有些神經性焦慮是由于患者對某些情緒體驗或欲望進行壓抑,壓抑到無意中去了,但它并沒有消失,仍潛伏于無意識中,因此便產生了病癥。發(fā)病時你只知道痛苦焦慮,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種情況下,你必須進行自我反省,把潛意識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訴說出來。必要時可以發(fā)泄,發(fā)泄后癥狀一般可消失。
4.自我刺激。焦慮性患者發(fā)病后,腦中總是胡思亂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異常。此時,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5.自我催眠。焦慮癥患者大多數有障礙,很難入睡或突然從夢中驚醒,此時你可以進行自我暗示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