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內科其它之甲肝病因
時間:2014-12-30來源:求醫(yī)網
隨著人們工作壓力的加大,生活中一些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疾病在不經意間就找上門來,讓許多人防不勝防,因此了解這些常見疾病的病因就變得異常重要,了解了病因就知道如何加以預防,讓我們在面對他的時候有所準備。比如甲型肝炎的病因。
甲型肝炎病因:
甲型肝炎病毒HAV是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一員,為嗜肝RNA病毒屬。HAV經口進入體內后,經腸道進入血流,引起病毒血癥,約過一周后到達肝臟,隨后通過膽汁排入腸道并出現糞便中。糞便排毒能維持1到2周。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臟,咽部和扁桃體可能是HAV肝外繁殖的部位。HAV引起肝細胞損傷的機制尚未明確,一般認為HAV不直接引起肝細胞病變,肝臟損害是HAV感染肝細胞的免疫病理反應所引起的。
實驗動物狨猴及黑猩猩皆易感,且可傳代。在多種人或猴細胞株中可以生長、復制和傳代。在細胞培養(yǎng)中HAV生長緩慢,接種后約需4周才可檢出抗原。在細胞培養(yǎng)中HAV不引起細胞病變,也不導致宿主細胞的溶解與死亡。
在體內,HAV主要在肝細胞的胞漿內復制,通過膽汁從糞便中排出,只有1個血清型和1個抗原抗體系統。IgM型抗體僅存在與起病后3到6個月之內,IgG型抗體則可保存多年。
1.傳染源
甲型肝炎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為傳染源,甲型肝炎患者僅從糞便中排出病原體,血液中HAV主要出現在黃疸發(fā)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的血液有傳染性,有報道通過輸血傳播,但黃疸發(fā)生后患者血液通常無傳染性?;颊咴谄鸩∏?周和起病后1周從糞便中排出HAV的數量最多,此時傳染性最強。但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少部分患者從糞便中排出HAV。
2.傳播途徑
甲型肝炎以糞口途徑為主要傳播途徑,糞口傳播的方式是多樣的,一般情況下,日常生活接觸傳播是散發(fā)性發(fā)病的主要傳播方式,因此在集體單位如托幼機構,學校和部隊中甲型肝炎發(fā)病率高。水和食物的傳播,特別是水生貝類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爆發(fā)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
3.易感性與免疫力
人群未注射甲肝疫苗者對HAV普遍易感,患過甲型肝炎或感染過甲型肝炎病毒的人可以獲得持久的免疫力。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想大家對甲型肝炎的病因有了充分的了解。在這里,小編提醒大家:多多了解一些常見的疾病,可以讓我們在面對疾病時做到胸有成竹,尤其是了解病因,就可以做到有針對性的去護理身體,避免疾病。
查看更多關于肝病內科其它之甲肝病因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肝病內科疾病治療方法 |
- 肝病內科疾病病因 |
- 肝病內科疾病飲食 |
- 肝病內科疾病專家 |
- 肝病內科疾病醫(yī)院
- 肝病內科疾病治療指南 |
- 肝病內科疾病癥狀 |
- 肝病內科疾病檢查 |
- 視頻 |
- 肝病內科疾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