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網站首頁 > 醫(yī)院庫 > 上海遠大心胸醫(yī)院 > > 膿胸疾病簡介
膿胸疾病簡介
時間:2011-11-09 18:46來源:求醫(yī)網
膿胸多數(shù)是繼發(fā)性的,病原體來自胸腔內或胸腔附近臟器或組織間隙感染,如細菌性肺炎、支氣管擴張感染、肺膿腫破潰或肝膿腫、膈下膿腫、縱隔膿腫、腎膿腫破潰穿入胸腔等。手術后和胸外傷引起的胸腔感染也是膿胸的發(fā)病原因。按病原體不同可分為非特異性膿胸和特異性膿胸。一般性細菌感染為非特異性膿胸,結核菌或阿米巴原蟲感染為特異性膿胸,亦可直接稱之為結核性膿胸或阿米巴膿胸。包含厭氧菌在內的混合菌種感染引起的膿胸,其膿液呈暗灰色、較稠、有惡臭,稱為腐敗性膿胸。病程在4-6周以內為急性膿胸,早期以大量滲液為主,稱為滲出期。
在此期排除滲液,控制感染,膿胸可獲得治愈,肺可獲良好復張。若滲出液未能清除,大量纖維蛋白沉積,形成纖維素膜進入到纖維化膿期,繼而纖維素膜機化形成纖維板并鈣化,則進入膿胸機化期,即為慢性膿胸。對于早期包裹性膿胸可行胸腔鏡檢查,打開分隔,清除肺表面纖維膜,準確放置引流管。營養(yǎng)支持療法可改善機體營養(yǎng)狀況,提高機體抵抗力。若急性膿胸治療不及時、不恰當或不徹底,則轉為慢性膿胸。
慢性膿胸的胸膜高度增厚形成纖維板、機化固定、胸廓塌陷、肋間隙變窄、肺活動受限,嚴重影響肺功能。大量膿液形成及持續(xù)發(fā)熱的消耗,使病人呈現(xiàn)消耗狀況,重者表現(xiàn)惡液質。慢性膿胸采用纖維板切除術,胸膜肺切除術或胸廓成形術,帶蒂大網膜填充術,胸大肌瓣或背闊肌瓣填充術等手術療法,胸腔鏡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胸膜纖維板剝除術是目前我科治療慢性膿胸的主要方式,以消除致病原發(fā)因素,閉合膿腔,但術前必須應用全身支持療法,改善全身狀況,糾正負氮平衡和恢復水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