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增多癥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血液病,血小板增多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困擾。人們在患有血小板增多癥以后常常要承受著難以接受的痛苦,為了更好的進行血小板增多癥的治療,我們需要了解血小板增多癥的癥狀。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很重要。
血小板增多癥的癥狀:
1、起病緩慢、血小板增多癥的癥狀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約20%的患者,尤其年輕人起病時無癥狀,偶因驗血或發(fā)現脾腫大而確診。輕者僅有頭昏、乏力;重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為自發(fā)性,可反復發(fā)作,約見于2/3的病倒,以胃腸道出血為常見的血小板增多癥的癥狀,也可有鼻衄、齒齦出血、血尿、皮膚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見。血栓發(fā)生率較出血少。國內統(tǒng)計30%有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肢體血管栓塞后,可表現肢體麻木、疼痛,甚至壞疽,也有表現紅斑性肢痛病。脾及腸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嘔吐。肺、腦、腎栓塞引起相應血小板增多癥的癥狀。脾腫大占80%,一般為輕到中度。少數病人有肝腫大。
2、原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的的癥狀臨床表現為輕癥患者僅有頭昏、乏力癥狀;重癥患者可有出血及血栓形成。出血常為自發(fā)性,可反復發(fā)作,約見于2/3的病倒,以胃腸道出血常見,也可有鼻衄、齒齦出血、血尿、皮膚粘膜瘀斑,但紫癜少見。血栓發(fā)生率較出血少。國內統(tǒng)計30%有動脈或靜脈血栓形成。肢體血管栓塞后,血小板增多癥的癥狀可表現肢體麻木、疼痛,甚至壞疽,也有表現紅斑性肢痛病。脾及腸系膜血管栓塞可致腹痛、嘔吐。肺、腦、腎栓塞引起相應臨床癥狀。脾腫大占80%,一般為輕到中度。少數病人有肝腫大。
3、血小板增多癥的癥狀一般無癥狀,血栓形成可發(fā)生于小部分患者:老年患者、動脈粥樣硬化,有血栓疾病者,不活動的患者。出血異常罕見。繼發(fā)性血小板增多癥患者的血小板計數一般小于100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