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心肌病的預防及護理工作
時間:2014-10-11來源:求醫(yī)網(wǎng)
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患有小兒心肌病的人非常多,那是因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經(jīng)常參加鍛煉,造成了身體免疫力低下,所以很多病毒都找上孩子們。專家指出,對于小兒心肌病預防比治療要重要,家長需要在日常做好小兒心肌病的預防工作,這樣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那么,小兒心肌病如何預防那?又應該怎么護理那?下面請有關專家詳細為我們解答一下。
小兒心肌病預防工作如下:
1、充分休息。心肌炎患者應至少休息3~6個月,如果有心臟擴大的患者應至少休息半年以上,同時要限制體力活動。
2、加強營養(yǎng)。心肌炎患者宜進食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保證有足夠的蛋白質(zhì),以利于心肌的修復,促進病情恢復。
3、預防感冒。感冒可以加重心肌炎的病情,還可以使已相對穩(wěn)定的癥狀再次復發(fā),故心肌炎患者應注意避免傷風感冒。一旦患上感冒,也應及時治療,防止其對心肌的進一步侵犯。
4、配合治療。心肌炎患者應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醫(yī)生的治療,切不可采取悲觀消沉的態(tài)度。因為絕大多數(shù)心肌炎的預后良好,只要治療得當,不會遺留任何后遺癥?;颊咭磿r服藥,但也不要盲目濫用藥物,應遵照醫(yī)囑,合理用藥。
5、定期復診。對于慢性心肌炎患者應每隔一定時間到醫(yī)院復診,可復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以了解疾病的發(fā)展情況,便于知道今后的治療。
小兒心肌病的日常護理如下:
1、飲食護理
病情危重期宜進食清淡易消化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飲食,少量多餐待病情穩(wěn)定后應指導患者及家屬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富于營養(yǎng)的食物。尤其是補充富含維生 素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以促進心肌代謝與修復。低血鉀患者鼓勵進食含鉀豐富的食物,如深色蔬菜、瓜果、紅棗、菇類、豆類等,防止電解質(zhì)紊亂誘發(fā)心律失常。戒煙酒及刺激性食物,機械性刺激強的食物指生、冷硬、粗纖維多的蔬菜、水果,如洋蔥、韭菜、芹菜等;化學性刺激強的食物有濃肉湯、咖啡、濃茶和辣椒、 酸醋等調(diào)味品等。
2、排泄護理
由于長期臥床、進食少、體虛乏力等原因易造成排便困難??筛鶕?jù)病情進行飲食指導、腹部按摩,講解用力排便的危害。必要時遵醫(yī)囑給予緩瀉劑通便。
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小兒心肌病的預防及護理工作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能幫到各位患者朋友。專家表示,治療小兒心肌病期間患者一定要得到充分的休息,不能劇烈運動,不能過度勞累,不僅如此,患者還需要做好小兒心肌病的護理工作,這樣才能盡快治愈。
查看更多關于小兒心肌病的預防及護理工作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心血管科疾病
- 肺動脈高壓
- 冠心病
- 射頻消融術
- 小兒心肌病
- 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
- 高血壓與腎病
- 起搏器植入
- 小兒心律失常
- 心律不齊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肌炎
- 風心病
- 風濕性心臟病
- 高血壓
- 高血脂
- 低血壓
- 冠狀動脈粥樣硬
- 變應性血管炎
- 擴張型心肌病
- 繼發(fā)性高血壓
- 竇性心律失常
- 肥厚型心肌病
- 心內(nèi)膜炎
- 缺血性心肌病
- 惡性高血壓
- 動脈栓塞
- 酒精性心肌病
- 冠狀動脈造影
- 高血壓病
- 心臟神經(jīng)癥
-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 川崎病
- 房顫
- 房間隔缺損
- 心包炎
- 心肌梗塞
- 心肌缺血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血管肉瘤
- 早搏
- 直立性低血壓
- 腸系膜上動脈栓
- 腸系膜上動脈血
- 腸系膜上動脈壓
- 腸系膜上動脈綜
- 腸系膜上靜脈血
- 心內(nèi)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