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頜面囊腫的原因有哪些
時間:2015-02-05來源:求醫(yī)網(wǎng)
口腔頜面部的組織結構復雜,為囊腫高發(fā)區(qū),且種類繁多,結構大小各異,不宜活檢?,F(xiàn)就口腔頜面囊腫的病因進行闡述。希望能對患者在此病的了解上有所幫助。
舌下腺囊腫:
舌下腺是大涎腺中最小的一對,位于舌下間隙內(nèi),有導管約8~20個,直接開口于口腔內(nèi),少數(shù)集合成一個導管,開口于頜下腺導管、分泌較為粘稠的粘液。囊腫的發(fā)生可能是由于分泌導管的創(chuàng)傷,使粘液外漏,逐漸為周圍的結締組織所包繞而形成的。所以,舌下囊腫的囊壁有上皮襯里者極為少數(shù),有上皮襯里的舌下囊腫,仍可能為導管排出受阻,粘液潴留而形成的。
舌下囊腫多見于青少年,先發(fā)生在口底的一側(cè),位于粘膜與口底肌肉之間,表面覆蓋很薄的正常粘膜,透過粘膜可見淡藍色、柔軟、有波動感的囊性腫物,緩慢增大,可逐漸擴展到對側(cè)口底,將舌上抬,形成重舌,影響說話、進食甚至呼吸。囊腫也可沿頜舌肌后緣向頜下區(qū)伸展,呈啞鈴狀,在口底和頜下區(qū)同時出現(xiàn)。少數(shù)舌下囊腫主要向頜下三角及頸上部隆起,口底癥狀不明顯,而被誤認為頜下腺囊腫。舌下囊腫可有繼發(fā)感染,出現(xiàn)疼痛及感染癥狀。
也可因損傷破裂,流出粘液而暫時消失,數(shù)日后又逐漸增大。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診斷并不困難,但需與口底表皮囊腫、口底局限性血管瘤等相鑒別。治療主要為外科手術,過去采用囊腫摘除或袋形手術,復發(fā)率很高。目前多作舌下腺切除術,即使遺留部分囊壁,亦少有復發(fā)者。手術中要防止誤傷頜下腺導管、舌動脈、舌深靜脈和舌神經(jīng)。
查看更多關于口腔頜面囊腫的原因有哪些的相關常識>>
推薦閱讀
- 口腔頜面囊腫治療方法 |
- 口腔頜面囊腫病因 |
- 口腔頜面囊腫飲食 |
- 口腔頜面囊腫專家 |
- 口腔頜面囊腫醫(yī)院
- 口腔頜面囊腫治療指南 |
- 口腔頜面囊腫癥狀 |
- 口腔頜面囊腫檢查 |
- 視頻 |
- 口腔頜面囊腫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