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類型脫水的病因
時間:2015-03-05來源:求醫(yī)網(wǎng)
一、高滲性脫水
1、水攝入不足。
2、水需求增加。
3、水丟失過多
二、脫水等滲性脫水
1、消化道中的液體除唾液、胃液及結(jié)腸分泌的鼓液含鈉較少外,消化道的其他分泌液鈉的含量都與血漿相近,故腹瀉、十二指腸減壓。
2、大量抽放胸水、腹水,或胸、腹腔引流。
3、大面積皮膚燒傷導(dǎo)致大量滲液。
4、急性大量失血。
三、低滲性脫水
低滲性脫水常見于高滲性或等滲性脫水時只補充水而沒有補充鹽。
四、腎排水功能不足
在急慢性腎功能不全少尿期,因腎臟排水功能急劇降低,如果入水量不加限制,則可引起水在體內(nèi)潴留;嚴重心力衰竭或肝硬變時,由于有效循環(huán)血量和腎血流量減少,腎臟排水也明顯減少,若增加水負荷亦易引起水中毒。
五、低滲性脫水晚期
由于胞外液低滲,細胞外液向細胞內(nèi)轉(zhuǎn)移??稍斐杉毎麅?nèi)水腫,如此時輸入大量水分就可引起水中毒。
查看更多關(guān)于不同類型脫水的病因的相關(guān)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