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汗(寢汗)
盜汗的診斷方法大全
盜汗的診斷方法有哪些是我們很多人所不了解的。盜汗是指入睡后出汗,醒來后汗自干的一種癥狀。從中醫(yī)上講盜汗是指人體陰陽失調(diào),營衛(wèi)不和,腠理失密而引起的汗液外泄。時時汗出,動則益甚者為自汗;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者為盜汗。常由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所致。
以下介紹盜汗的診斷方法大全:
一、診斷依據(jù)
1、不因外界環(huán)境影響,在頭面、頸胸、或四肢全身出汗者。
2、晝?nèi)蘸钩鲣阡冢瑒觿t益甚為自汗;睡眠中汗出津津,醒后汗止者為盜汗。
3、必要時作X線胸部攝片,痰涂片找抗酸桿菌以及作抗“O”、血沉、粘蛋白、T3、T4基礎(chǔ)代謝等檢查以排除肺癆、風(fēng)濕痹、甲亢等。
二、證候分類
根據(jù)盜汗病人的臨床表現(xiàn),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三種。
1、輕型盜汗的病人,多數(shù)在入睡已深,或在清晨5時許或在醒覺前1~2 小時時汗液易出,汗出量較少,僅在醒后覺得全身或身體某些部位稍有汗?jié)?,醒后則無汗液再度泄出。一般不伴有不舒適的感覺。
2、中型盜汗的病人,多數(shù)入睡后不久汗液即可泄出,甚則可使睡裝濕透,醒后汗即止,揩拭身上的汗液后,再入睡即不再出汗。這種類型的盜汗,病人常有烘熱感,熱作汗出,醒覺后有時出現(xiàn)口干咽燥的感覺。
3、重型盜汗的病人,汗液極易泄出。入睡后不久或剛閉上眼即將入睡時,即有汗夜大量涌出,汗出后即可驚醒,醒后汗液即可霎時收斂。再入睡可再次汗出。出汗量大,汗液常帶有淡咸味,或汗出同時混有汗臭。汗出甚者可使被褥浸濕,一夜非數(shù)次替換睡裝則無法安睡,有個別重證病人能使被褥濕透,被褥較薄或用席子時,汗液可在床板上印出汗跡。這些病人常伴有明顯的烘熱感,心情也表現(xiàn)的煩躁,汗后口干舌燥,喜歡涼水。平時可伴有低熱或潮熱,五心煩熱,顴紅,頭暈,消瘦,疲乏不堪,尿色深,尿量少,大便干燥。
以上就是關(guān)于盜汗的診斷方法大全的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多的了解盜汗,我們還需要了解盜汗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尤其是小孩生理性盜汗的發(fā)生率很高,掌握如何區(qū)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盜汗是我們家長需要的。
- 友情鏈接:
- 盜汗地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