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栓塞做哪些檢查
時間:2015-02-11來源:求醫(yī)網(wǎng)
腎動脈栓塞包括腎動脈栓子和腎動脈血栓形成。由于其相當罕見,癥狀無特異性,故容易誤診或延誤診斷。腎動脈栓塞可引起高血壓及急性腎功能衰竭。其臨床檢查有哪些,具體如下。
1.尿液檢查:鏡檢可發(fā)現(xiàn)紅細胞及少量蛋白。尿LD(乳酸脫氫酶)H1、LDH2及堿性磷酸酶活性會升高。
2.血液檢查:血常規(guī)可見白細胞計數(shù)及中性粒細胞升高。LDH(可升高至2 000U/ml以上,并持續(xù)14天)、谷草轉氨酶及堿性磷酸酶升高。
3.腎功能檢查:極少數(shù)病人會出現(xiàn)急性腎功能衰竭。
(1)尿路平片 在發(fā)病后3~4周腎梗死區(qū)發(fā)生鈣鹽沉著時,平片上可見鈣化陰影。腎影有所縮小。
(2)IVU 患側上尿路顯影時間延遲,甚至不顯影。
(3)逆行性尿路造影 顯示腎盂、腎盞形態(tài)大致正常。
(4)選擇性腎動脈造影 可見腎動脈及其分支突然中斷,也可表現(xiàn)為充盈缺損。還應仔細檢查對側腎臟的功能。造影導管還可以繼續(xù)用于溶栓治療。
(5)CT檢查 平掃及增強都可見1處或多處梗死區(qū),并可了解梗死的范圍,還可顯示腎被膜下血腫。
(6)MRI 可顯示腎動脈栓塞的部位、范圍及程度。
(7)放射性核素檢查 表現(xiàn)為血管段及分泌段下降乃至低平;腎掃描可見到腎梗死的充盈缺損區(qū)域及范圍。
查看更多關于腎動脈栓塞做哪些檢查的相關常識>>
心血管科疾病
- 肺動脈高壓
- 冠心病
- 射頻消融術
- 小兒心肌病
- 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
- 高血壓與腎病
- 起搏器植入
- 小兒心律失常
- 心律不齊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肌炎
- 風心病
- 風濕性心臟病
- 高血壓
- 高血脂
- 低血壓
- 冠狀動脈粥樣硬
- 變應性血管炎
- 擴張型心肌病
- 繼發(fā)性高血壓
- 竇性心律失常
- 肥厚型心肌病
- 心內膜炎
- 缺血性心肌病
- 惡性高血壓
- 動脈栓塞
- 酒精性心肌病
- 冠狀動脈造影
- 高血壓病
- 心臟神經(jīng)癥
-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 川崎病
- 房顫
- 房間隔缺損
- 心包炎
- 心肌梗塞
- 心肌缺血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血管肉瘤
- 早搏
- 直立性低血壓
- 腸系膜上動脈栓
- 腸系膜上動脈血
- 腸系膜上動脈壓
- 腸系膜上動脈綜
- 腸系膜上靜脈血
- 心內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