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松有哪些癥狀
時間:2015-03-12來源:求醫(yī)網(wǎng)
一、骨質疏松常見癥狀
廣泛性骨質疏松、駝背、骨骼變形縮短、胸椎畸形、全身骨骼肌收縮、四肢關節(jié)如折
二、骨質疏松癥狀
1、疼痛。原發(fā)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的癥癥,以腰背痛多見,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兩側擴散,仰臥或坐位時疼痛減輕,直立時后伸或久立、久坐時疼痛加劇,日間疼痛輕,夜間和清晨醒來時加重,彎腰、肌肉運動、咳嗽、大便用力時加重。一般骨量丟失12%以上時即可出現(xiàn)骨痛。老年骨質疏松癥時,椎體骨小梁萎縮,數(shù)量減少,椎體壓縮變形,脊柱前屈,腰疹肌為了糾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縮,肌肉疲勞甚至痙攣,產(chǎn)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壓縮性骨折,亦可產(chǎn)生急性疼痛,相應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強烈壓痛及叩擊痛,一般2-3周后可逐漸減輕,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壓迫相應的脊神經(jīng)可產(chǎn)生四肢放射痛、雙下肢感覺運動障礙、肋間神經(jīng)痛、胸骨后疼痛類似心絞痛,也可出現(xiàn)上腹痛類似急腹癥。若壓迫脊髓、馬尾還中影響膀胱、直腸功能。
2、身長縮短、駝背。多在疼痛后出現(xiàn)。脊椎椎體前部幾乎多為松質骨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體的支柱,負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負荷量更大,容易壓縮變形,使脊椎前傾,背曲加劇,形成駝背,隨著年齡增長,骨質疏松加重,駝背曲度加大,致使膝關節(jié)攣拘顯著。每人有24節(jié)椎體,正常人每一椎體高度約2cm左右,老年人骨質疏松時椎體壓縮,每椎體縮短2mm左右,身長平均縮短3-6cm。
3、骨折。這是退行性骨質疏松癥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fā)癥。
4、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壓縮性骨折,脊椎后彎,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換氣量顯著減少,患者往往可出現(xiàn)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等癥狀。
5、骨密度測量。
三、骨質疏松診斷標準
1、絕經(jīng)后和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的診斷,首先需排除其他各種原因所致的繼發(fā)性骨質疏松癥,如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和多發(fā)性骨髓瘤、骨質軟化癥、腎性骨營養(yǎng)不良、兒童的成骨不全、轉移瘤、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等。
2、 1994年WHO建議根據(jù)BMD或BMC(bone mineral content,骨礦含量)值對骨質疏松癥進行分級診斷:正常(Normal)為BMD或BMC在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的1個標準差(SD)之內(nèi);骨質減少(Osteopenia)為BMD或BMC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1~2.5個標準差;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為BMD或BMC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個標準差以上;嚴重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為BMD或BMC較正常成人骨密度平均值降低2.5個標準差以上并伴有1個或1個以上的脆性骨折。該診斷標準中BMD或BMC可在中軸骨或外周骨骼測定。
查看更多關于骨質疏松有哪些癥狀的相關常識>>
骨科疾病
- 骨腫瘤
- 骨創(chuàng)傷
- 骨科疼痛
- 骨科康復
- 骨質疏松
- 肌肉勞損
- 骨科疾病
- 骨髓炎
- 頸椎病
- 骨髓纖維化
- 滑囊炎
- 橈神經(jīng)損傷
- 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
- 髕骨軟化癥
- 鎖骨骨折
- 肱骨骨折
- 股骨干骨折
- 骨炎
- 肌腱炎和腱鞘炎
- 橈骨小頭半脫位
- 髕骨骨折
- 高弓足
- 頸椎間盤突出癥
- 橈骨小頭骨折
- 髕骨脫位
- 成骨不全
- 恥骨炎
- 骶骨骨折
- 氟骨癥
- 蓋氏骨折
- 跟骨骨折
- 跟腱炎
- 骨刺
- 骨壞死
- 骨裂
- 骨囊腫
- 骨盆骨折
- 骨肉瘤
- 骨質增生
- 髖臼骨折
- 肋骨骨折
- 顱底骨折
- 顱骨骨折
- 腕管綜合征
- 網(wǎng)球肘
- 膝內(nèi)翻
- 膝外翻
- 先天性斜頸
- 斜頸
- 隱性脊柱裂
- 跖骨骨折
- 指骨骨折
- 舟骨骨折
- 肘管綜合征
- 整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