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栓塞有哪些預防方法
時間:2015-02-12來源:求醫(yī)網(wǎng)
人體血管中栓子自心臟或動脈壁脫落進入動脈,被血流推向遠側(cè),就會阻塞動脈血流而導致肢體或內(nèi)臟器官缺血以至壞死,這個過程就被稱為動脈栓塞。動脈發(fā)生栓塞時,患肢出現(xiàn)疼痛、蒼白,遠處動脈搏動消失、厥冷、麻木和運動障礙。
積極治療和預防引起血栓的原發(fā)疾病是防治周圍動脈栓塞的關鍵。2.在進行導管插入和手術的過程中,手法要輕柔,防止使血管壁上的斑塊脫落或操作時帶入異物,造成血栓栓塞。
1.臥位 平臥位,患肢平置,禁止抬高以免加重缺血。
2.止痛 適量使用止痛藥,保持病人舒適。
3.切口觀察 使用纖溶、抗凝及擴血管藥物時應密切觀察切口滲血情況,定時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以免引起出血。
4.病情觀察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詳細記錄皮膚色澤、溫度的變化及動脈搏動情況,觀察有無急性腎功能衰竭的表現(xiàn)。
5.患肢保暖。
6.預防感染 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預防切口感染。
查看更多關于動脈栓塞有哪些預防方法的相關常識>>
心血管科疾病
- 肺動脈高壓
- 冠心病
- 射頻消融術
- 小兒心肌病
- 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
- 高血壓與腎病
- 起搏器植入
- 小兒心律失常
- 心律不齊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肌炎
- 風心病
- 風濕性心臟病
- 高血壓
- 高血脂
- 低血壓
- 冠狀動脈粥樣硬
- 變應性血管炎
- 擴張型心肌病
- 繼發(fā)性高血壓
- 竇性心律失常
- 肥厚型心肌病
- 心內(nèi)膜炎
- 缺血性心肌病
- 惡性高血壓
- 動脈栓塞
- 酒精性心肌病
- 冠狀動脈造影
- 高血壓病
- 心臟神經(jīng)癥
-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 川崎病
- 房顫
- 房間隔缺損
- 心包炎
- 心肌梗塞
- 心肌缺血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血管肉瘤
- 早搏
- 直立性低血壓
- 腸系膜上動脈栓
- 腸系膜上動脈血
- 腸系膜上動脈壓
- 腸系膜上動脈綜
- 腸系膜上靜脈血
- 心內(nèi)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