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患者要進行哪些活動訓練
時間:2015-09-25來源:求醫(yī)網(wǎng)
腦癱屬于腦部疾病,而且治好此疾病有一定的難度,腦癱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如走路、說話等等,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腦癱患者要進行哪些活動訓練。
腦癱患者由于肌張力增高而引起關節(jié)活動受限,進行關節(jié)活動訓練可幫助腦癱患者糾正異常姿勢,恢復肢體的功能。常用方法包括被動活動、主動和主動助力活動、牽張活動。
當腦癱患者不能完全活動自己的患肢時,需要完全依靠外力進行被動活動,外力可由重力、機械、他人或自己的另一肢體作用所產(chǎn)生,無任何主動肌肉收縮。如果腦癱患者可以活動自己的患肢,但協(xié)調性和控制肢體的功能都比較差,就需要自己或借助他人一定的幫助來完成肢體的運動,完成主動活動或主動助力活動。主動訓練課發(fā)展荀東的協(xié)調性和提高功能活動的技能。牽張活動通過對關節(jié)持續(xù)牽引,增加痙攣關節(jié)的關節(jié)活動。
腦癱患者在進行關節(jié)活動訓練時應注意,活動時動作應輕柔、平穩(wěn),且具有節(jié)律性。關節(jié)活動訓練方案應根據(jù)患兒情況、治療目的制訂,并隨訓練情況不斷調整。一般每一動作應重復5~10次,先從小運動量開始,逐漸增加。無論是主動或被動活動,都不能增加患者身體疼痛。做任何動作時都應注意保護關節(jié),避免繼發(fā)傷害。
腦癱兒如果能夠維持站立的姿勢,維持站立位的平衡,具有重心移動的能力,身體可以抗重力屈伸和旋轉動作,就具備了行走的基本能力。這時候就可以考慮開始進行行走訓練,首先訓練腦癱兒行走的能力,然后再對其異常姿勢進行矯正訓練。
立位訓練使患兒具備了支撐體重的能力和立位平衡反應能力,為下一步的行走訓練打下了基礎,接下來應該鍛煉軀干的回旋能力。訓練者站立在患兒的前方,雙手扶住患兒的腰部,協(xié)助患兒骨盆左右旋轉,以此帶動下肢向前邁出。訓練邁步行走時,應注意指導患兒的重心移動,開始時節(jié)奏要慢些,讓患兒重復體會兩腿交替行走的感覺和重心在兩腿間的轉移。
訓練者也可扶住患兒雙肩進行行走訓練,這樣可以增加患兒身體的旋轉性。訓練者與患兒面對面,雙手扶住患兒的雙肩,隨著患兒一側下肢向前邁出,訓練者讓患兒對側的肩和上肢向前擺動,軀干發(fā)生旋轉,左右交替進行,完成整個行走動作。
查看更多關于腦癱患者要進行哪些活動訓練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