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
時間:2015-02-02來源:求醫(yī)網(wǎng)
隨著人們收入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餐桌上的飯菜也越來越豐富,不少人天天大魚大肉。正是由于人們飲食機構的改變,導致不少人都患上了心臟病。那么,要怎樣做才能夠有效預防心臟病呢?
1、積極鍛煉
據(jù)國外研究顯示,心臟要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況,包括各種身體活動在內(nèi),運動消耗熱量應該達到3500—6500卡路里/周(500—950卡路里 /天)。每周至少保證60分鐘的較高強度運動,可增強心肺功能。如每天至少游泳20分鐘、騎自行車或是步行30分鐘以上,這些都有助提高心臟耐力。另外,還應適當練習啞鈴等力量訓練,以及中高強度運動交替進行的間歇式運動。間歇式運動有助于控制血脂,降低心率。
2、身體健康要掌握
大家要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了解“五項”指標。保持心臟健康,就必須關注血脂、血壓和血糖(三高)水平,外加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應蛋白兩項指標。定期檢測這些指標,同時聽取醫(yī)生建議、積極運動、調節(jié)飲食、減輕體重,都有助于將各項指標控制在健康范圍之內(nèi)。
3、保持心情愉快
保持心情愉快,能夠緩解壓力,是心臟健康的秘訣之一。因為在生氣和敵意等消極情緒下,會導致血壓升高。抑郁癥患者心臟病危險會增加4倍。雖然情感壓力導致身體壓力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但兩者之間關系極大。因此,為了保持心臟健康,要學會控制壓力,保持一個積極的好心態(tài)。
4、健康飲食
低糖低鹽低脂的飲食,有助于降低心臟病風險。有益心臟的飲食包括:健康脂肪(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多纖維食物、富含類黃酮、各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等。拒絕多鹽、多糖、多脂和加工食物。
其實,要預防心臟病并不難,只要調整好飲食結構,多吃蔬菜、雜糧,避免攝入過高的脂肪,另外堅持每天運動,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情就能夠達到既定的目標。
查看更多關于我們該如何預防心臟病的發(fā)生的相關常識>>
心血管科疾病
- 肺動脈高壓
- 冠心病
- 射頻消融術
- 小兒心肌病
- 心臟神經(jīng)官能癥
- 高血壓與腎病
- 起搏器植入
- 小兒心律失常
- 心律不齊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肌炎
- 風心病
- 風濕性心臟病
- 高血壓
- 高血脂
- 低血壓
- 冠狀動脈粥樣硬
- 變應性血管炎
- 擴張型心肌病
- 繼發(fā)性高血壓
- 竇性心律失常
- 肥厚型心肌病
- 心內(nèi)膜炎
- 缺血性心肌病
- 惡性高血壓
- 動脈栓塞
- 酒精性心肌病
- 冠狀動脈造影
- 高血壓病
- 心臟神經(jīng)癥
- 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
- 川崎病
- 房顫
- 房間隔缺損
- 心包炎
- 心肌梗塞
- 心肌缺血
- 心力衰竭
- 心源性休克
- 血管肉瘤
- 早搏
- 直立性低血壓
- 腸系膜上動脈栓
- 腸系膜上動脈血
- 腸系膜上動脈壓
- 腸系膜上動脈綜
- 腸系膜上靜脈血
- 心內(nèi)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