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
時間:2015-02-07來源:求醫(yī)網(wǎng)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存在原癌基因突變、骨髓體外培養(yǎng)異常以及細胞遺傳學變異均提示本病屬克隆性疾患。通過對RAS女性患者的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同工酶檢查,發(fā)現(xiàn)其紅細胞、粒細胞、血小板、巨噬細胞及B、T淋巴細胞只有A型同工酶,從而證實本病的克隆性。
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最終多演變?yōu)榱<毎籽?,少?shù)演變?yōu)榱馨图毎籽?,至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如何演變?yōu)榘籽?,學者們進行了很多討論,概括的說認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演變?yōu)榘籽】赡苡卸喾N形式,可以從原來病態(tài)造血的克隆逐漸不能分化、成熟,使原始細胞逐漸增多,最終血細胞中以原始細胞為主要成分,隨后成為白血病,此時血細胞仍保留原來的異常核型,無新的異常核型,也可以由原來病態(tài)造血的克隆再次發(fā)生突變,而演變?yōu)榘籽?,此種演變有新的異常核型。
2、兒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有40%~45%的RAEB和RAEK-T轉化為白血病,但RA和RAS轉化為白血病僅見于5%~15%。德國Düsseldorf醫(yī)院內科1975~1988年骨髓檢查診斷為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占0.29%,丹麥Odense調查了兒童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發(fā)病率,年齡0~14歲,年發(fā)病率為0.27/105。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占同期惡性血液病的8.7%。
查看更多關于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的發(fā)病機制的相關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