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時間:2016-05-04來源:求醫(yī)網(wǎng)
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有哪些?高血壓是比較危險的一種疾病,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要注重生活中日常的飲食原則,而且高血壓的飲食對高血壓的治療是有很多的輔助作用的。高血壓患者飲食最大的禁忌是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不僅會導致胃腸不適,還會容易引發(fā)血壓升高?;颊咭〞r定量進食,不過饑過飽,不暴飲暴食,食物種類齊全,營養(yǎng)素比例合理,不挑食偏食。
1、限鹽早餐或無鹽早餐是高血壓患者的食療原則,限鹽和無鹽可以使血液粘度變淡,并有利于腎小球濾過,大量排尿又可以使鈉排出體外,達到降壓的目的,高血壓初期,醫(yī)生給高血壓患者開出一些利尿的藥物,機理就是利尿排泄,減少血溶量達到降壓目的。
2、清早起來一杯冷開水約1000ml,這樣可以使一夜失去的水份得以補充,可使血液至少六小時變淡,直接減輕心臟和血管的壓力。還能使動脈粥樣斑塊液化,這是高血壓患者應該每天堅持的最重要的一項。
3、高血壓患者的飲食要清淡、控制總量,食物中少吃煎、炒、油炸食物,多吃蔬菜和利尿降脂的食物,多吃植物油,少吃動物油。不管什么食物,你都得控制到半飽和八成飽的份上,并不靠零食補充。
4、脂肪的過量攝入會導致高血壓病情加重。高血壓患者都知道這一關系,但是要做到嚴格的控制也不是很容易的,尤其是喜歡食肉的人。但是脂肪的意義不在于脂肪的數(shù)量,而是在于質量的。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膽固醇,易引發(fā)血栓形成,使高血壓腦卒中的發(fā)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飽和脂肪酸較高,能延長血小板凝集時間,遏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壓。
5、蛋白質攝入不宜過多,飲食中蛋白質過高,容易引發(fā)血壓波動,這無疑對于高血壓的治療是非常不利的。有的高血壓患者會并發(fā)腎臟疾病,這種情況下是非常有必要在飲食當中限制蛋白質的攝取的。蛋白質代謝產生的有害物質,可引起血壓波動,應限制動物蛋白。調配飲食時應考慮蛋白質生理作用,應選高生物價優(yōu)質蛋白。減少脂肪,限制膽固醇;脂肪供給,如長期食用高膽固醇食物,可引起高脂蛋白血癥,促使脂質沉積,加重高血壓病。
以上就是“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有哪些”的詳細介紹,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患者朋友。最后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高血壓患者血漿鐵低于正常,因此多吃豌豆、木耳等富含鐵的食物,不但可以降血壓,還預防老年人貧血,所以高血壓患者要注意補鐵。
查看更多關于高血壓患者的飲食原則有哪些的相關常識>>